---2024年10月31日在安阳市龙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龙安区人民政府
区人大常委会:
按照《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及龙安区人大监督计划要求,根据会议安排,现报告龙安区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区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2023年,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8.99亿元,负债总额37.38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41.61亿元,资产负债率47.32%。资产总额同比增加22.81亿元,增长40.60%;负债总额同比增加2.52亿元,增长7.23%;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比增加20.29亿元,增长95.17%;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4.73个百分点。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结合省厅工作通知,今年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的专项报告是“2023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截至2023年底,我区暂没有控股、参股金融类国有企业,所以没有该项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截至2023年底,全区行政事业性资产总额为27.67亿元,负债总额为7.53亿元,净资产总额为20.1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14亿元、0.02亿元和1.1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30%、0.27%和5.89%。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为21.74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为5.93亿元。从资产类别来看,主要为流动资产6.05亿元,固定资产4.12亿元,在建工程13.71亿元,公共基础设施3.71亿元,其他资产(含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质等)0.08亿元。从资产使用情况来看,2023年全区固定资产增加(账面原值)0.17亿元,其中新购0.15亿元,调拨或捐赠0.02亿元;处置资产(账面原值)0.02亿元(不包括未登记为资产的防疫物资)。
截至2023年底,全区土地类资产账面面积38.06万平方米,房屋构筑物账面面积35.58万平方米,车辆存量数量为343辆,其中当年新增13辆,处置10辆。
(四)国有自然资源及其他资产
1、土地资源情况
根据2023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显示,全区土地面积36620.3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9.35公顷,耕地面积12323.63公顷,园地面积474.68公顷,林地面积9476.29公顷,草地面积3016.58公顷,城镇村级工矿用地面积7653.4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617.67公顷,水工建筑用地面积49.07公顷,水域面积1307.06公顷,其他1662.59公顷。
2、矿产资源情况
我区主要矿产资源是煤炭和石灰岩、白云岩等非金属矿产,其中煤矿企业2家,矿区面积11.42平方公里,保有储量6346.15万吨;非金属矿产企业9家,矿区面积2.92平方公里,保有储量15762.60万吨。
3、森林资源情况
全区森林面积9972.94公顷,其中乔木林地面积1410.2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70.10公顷,其他林地面积8192.58公顷,分别占比14%、4%、82%。
4、水资源情况
全区水资源总量1169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90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6542万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为1749万立方米。全区人均水资源量435.6立方米,是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35.1立方米的1.85倍。
5、交通基础设施情况
全区公路总里程589.10公里,其中国省干线总里程41.52公里,包括国道1条G341胶海线,全长25.19公里;省道2条S225安平线、全长9.05公里,S503安东线全长7.28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547.58公里,包括县道11条103.29公里、乡道20条117.07公里、村道259条327.22公里。
6、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77万余人,居民个人缴费1615.48万元;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人员3.89万人,全年发放养老金6779.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区参保单位280家,参保人数6783人(其中在职人员4530人,领取待遇人数2253人),全年发放基本养老金1247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单位807家,参保职工人数12745人;减免参保单位政策性失业保险费214.95万元,向符合政策条件的304家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99.16万元,为257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保生活待遇209.39万元。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规范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为切实加强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修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龙财[2023]35号),加强对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并重点对单位闲置资产出租出借进行规范,在第三方资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公共交易平台对外公开招租,确保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安全完整。
(二)持续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工作
按区委区政府安排,落实区属国企“三重一大”事项备案审批制度,严标准对区属国有公司开展年度经营业绩目标设置和考核制度。持续督促国有企业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国资在线监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扎实深入开展清廉国企创建工作。
(三)督促抓好市政设施资产管理
按照要求,在部分行业主管预算单位开展市政基础设施资产清查、调整和规范,以摸清市政“家底”,确保存量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科学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中住建部门已详尽规范核算公共市政类资产1.81亿元。
(四)持续实现资产管理良性运转
一是配合编委做好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资产转移工作,部门资产划转全部按规定时间节点完成。二是配合相关服务机构做好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转移工作,实现业务衔接、数据标准和信息资源三位一体化。三是加大资产盘活力度,规范区属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管理,严格处置资产“收支两条线”管理,协助司法系统罚没款物资产处置。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一)企业国有资产方面
政府支持平台公司发展机制还不够完善。公司优质资产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承担政府职能较多,无法专注公司经营。国企改革仍需深化,在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职业经理人制度、管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还存有一定差距。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
资产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有待持续加强。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资产闲置、低效运转等问题依然存在。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国有自然资源方面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执法力量薄弱,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资源保护长效机制有待加强,资源数据共享机制有待完善。
四、上年审议意见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我区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于2023年10月31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11月8日在区政府网站“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财政资金-财政审计”版块固定长期对外公开。
2022年度同级审计报告指出国资管理方面的问题是“资产出租出借未委托中介机构对出租价格进行评估,国资股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部分未审批,国有资产管理不严格,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五、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下步打算
(一)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国企管理水平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平台公司监管和清廉国企创建全过程。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融资能力,引入战略合作方式实现平台公司有序做大做强。通过市场化模式公开招聘和遴选经济、金融、工程等各类专业人才,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业务技能。
(二)齐头并进,推进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一是持续规范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摸清“家底”,推动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二是持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大资产盘活力度,规范督促单位闲置和低效资产市场化运作。三是加大资产管理制度落实,以单位内控报告编制为契机,提高单位资产年度盘点工作的高度自觉性。
(三)齐抓共管,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理念,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力度,确保自然资源发挥最大社会经济效益。加大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实行部门数据联动,积极做好数据共享工作。
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重大。下一步,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不断提升我区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为服务好龙安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